恒坤新材科创板IPO通过上市委会议 打破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外垄断


(原标题:恒坤新材科创板IPO通过上市委会议 打破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外垄断)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29日,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坤新材)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此次IPO的保荐人为中信建投,拟募资10.07亿元。
据招股书,公司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自产产品主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ArF浸没式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主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技术节点及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
此外,在境内集成电路产业替代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为快速获取客户资源,并积累产品导入和品控经验,公司以引进境外产品为切入点,引进并销售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湿电子化学品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报告期内,公司客户涵盖了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打破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外垄断。
现阶段,中国境内12英寸集成电路用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仍然系由境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境内关键材料厂商虽然已有突破,但是尚未在先进制程形成大规模量产供货局面。公司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以及TEOS均已实现量产供货,ArF浸没式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2024年度,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为34,418.93万元,已实现对日产化学、信越化学、美国杜邦、德国默克、日本合成橡胶、东京应化等境外厂商同类产品替代,成为境内主要的集成电路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供应企业之一,实现对境内主流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广泛覆盖。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9972.83万元、8976.26万元、9691.11万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caijing/zhuanjiaguandian/21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