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丝绸之国》讲述纺织文化传承创新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尚紫荆)近日,武汉纺织大学举行大型纪录片《丝绸之国》媒体见面会。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广播电视台的主创团队与众多媒体代表齐聚一堂,挖掘这部纪录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据悉,《丝绸之国》由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和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制作,已于近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该片分上下两集,每集25分钟,是《织造中国》系列开篇之作。它以丝绸为主线,构建“历史—文化—科技—未来”四维叙事体系。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表示,丝绸与纺织品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的信使、技术的载体与文明的纽带。《丝绸之国》是武汉纺织大学倾力推动纺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这种“高校+媒体”的跨界合作模式,既是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也是产学研融合的生动范例。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向公众展示中国丝绸文化的“守正”与“创新”,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也让国际社会更加读懂中国故事、理解中国智慧。
据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戈介绍,纪录片通过考古实证追溯5000年丝织文明起源;探访非遗工坊及传承人,展现古代织机与现代科技的对话;揭秘“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研发过程,展示五星红旗背后的纺织“硬核”技术;聚焦丝绸在医疗、智能穿戴等领域创新应用,呈现产业变革前景,展现了丝绸在历史与现代的重要意义。
纪录片上篇《互鉴》梳理中国丝绸织造技术的发展历程,聚焦丝绸织造、刺绣、染整、艺术等领域的成就,讲述丝绸如何巧妙结合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交融,如何赋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下篇《焕新》跟踪被誉为“天然纤维皇后”的丝绸作为一种科技新材料,在医疗健康、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运用,展现纺织科研领域奋斗的学者、专家、技师和学子们的探索风采和工匠精神,彰显中华纺织文明的文化魅力与科技自信。
总导演黄慧介绍,团队不仅创作了《丝绸之国》的脚本,还做了一个6集的策划案,片名为《织造之国》。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制片人金宜鸿揭秘,为真实还原丝绸文明,真实生动地讲述丝绸故事,主创团队先后查阅了2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摄制组历时18个月,拍摄超过500小时的素材。
最后,该校传媒学院院长望海军介绍了校企合作成果与未来规划,称此次合作实现了学术成果可视化、科技故事人文化,未来双方将继续合作推出更多精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jiaoyu/4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