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个啥病 蚊媒传染病需警惕


8月1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8月健康风险提示,提醒全体市民注意防范蚊媒传染病、蜱传疾病、食源性疾病、高温中暑和暴雨洪涝灾害。同时,应关注孩子假期安全,做好防犬伤、防溺水等相关措施。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剧烈的关节疼痛可导致行动困难。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肌肉痛、关节肿胀、皮疹、恶心、疲劳等。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媒介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皮疹、“三痛”(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和“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可在1-2周内痊愈;部分感染者可无症状;少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也可在怀孕期间通过母亲传染给胎儿,还可通过性接触、输血和血液制品以及器官移植传播。约20%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皮疹、结膜炎、肌痛、关节痛、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病程持续2-7天缓解。寨卡病毒病存在一些独特临床特点,如易引发结膜炎,部分病例感染后可能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孕期女性感染,可能导致婴儿患先天性小头畸形症。
居民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时段(如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水培植物如富贵竹应每3-5天彻底换水,同时冲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也可投放灭蚊幼剂或采用物理隔断方式防蚊。定期检查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等隐蔽处防止积水。阳台、天台、庭院内的花盆、泡沫箱、废弃瓶罐等容器应及时清理,闲置容器应倒扣放置,储水容器如水缸应加盖,废弃容器彻底清除,防止蚊虫孳生。假期外出游玩需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尽量不去高风险地区旅行;若去广东等省份或东南亚等境外旅行时,务必做好防蚊措施。旅行归来后,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旅行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若虽未外出,但被蚊子叮咬后出现以上症状,仍请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及早实施防蚊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18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