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谷雨邂逅联合国中文日 赴约文化盛宴


4月20日,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来。清明之后不再下雪,谷雨之后不再有霜。谷雨意味着雨水充沛,万物生长。
谷雨节气的名称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直观理解,即谷物得雨而生。《礼记·乐令》描述农历三月植物生长时说:“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形象地描绘了新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农耕社会,阳光和雨水是人们生存的重要资源。大约8000年前,中国祖先已经开始耕种生活,在甘肃省天水市大地湾遗址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显示了中国人悠久的耕种历史。
关于谷雨的传说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仓颉造字的故事。据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天生四目灵光,从星辰轮转、鸟兽足迹甚至人类掌纹中汲取灵感,创造了文字。据《淮南子》记载,仓颉成功造字感动了天地,天降谷子雨作为奖励,谷雨节气因此得名。自2010年起,谷雨这天被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以纪念仓颉的贡献。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把日子与花联系起来。南宋文学家撰写的《岁时广记》中提到二十四番花信风,将从小寒到谷雨的八个节气每五天划分为一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风。谷雨时节的三种花信风分别是牡丹、荼蘼和紫楝。谷雨之后,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到来,农耕活动也逐渐进入繁忙期。抓住春天的尾巴,感受一场浪漫的花事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2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