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特朗普亲赴中东展现诺奖情节 危机公关式外交


2025年10月8日,特朗普在真相平台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签署了20点和平计划第一阶段协议!”三小时后,哈马斯发表声明,同意释放全部人质以换取以色列撤军。加沙街头瞬间爆发欢呼,但硝烟未散,协议背后交织着政治算计、生存博弈和六万亡魂的沉默重量。
特朗普的“闪电行动”踩在关键时间点上。10月6日谈判启动,8日晚协议突然达成,9日内塔尼亚胡紧急召集内阁会议。特朗普宣称将亲赴中东庆祝,时间可能定在10月11日或12日——恰逢人质首批释放日。这种紧凑节奏被外界解读为刻意营造戏剧性,而特朗普毫不掩饰地将功劳归于自己,甚至引用圣经语句“缔造和平的人有福了”,直接对比拜登政府的僵局。
哈马斯交出的“最后保命牌”是彻底清空人质筹码。根据协议文本,哈马斯需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剩余人质,以色列则同步释放250名无期徒刑巴勒斯坦囚犯和1700名本轮冲突中被捕者。这意味着哈马斯失去了两年间用以制约以色列的最大谈判杠杆。其声明中强调“巴勒斯坦自由意志不可丢”,但现实是,一旦人质释放完成,军事压力减弱,组织生存空间将直面风险。
以色列内部正经历微妙撕裂。内塔尼亚胡称这是“以色列的重要日子”,重点强调“接回人质”,却对释放巴勒斯坦囚犯细节避而不谈。与此同时,被扣押人员家属组织紧急施压,警告“任何拖延都可能致命”。军方在加沙边境设立接收站,但极右翼势力持续阻挠人道援助的过往记录,让人怀疑撤军承诺的实际执行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25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