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印巴最新局势 紧张升级恐引发全面战争


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的帕哈尔加姆镇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一名枪手突然从山林中窜出,向游客疯狂扫射,导致26人当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尼泊尔公民。这是25年来最惨烈的一次恐袭,迅速引发了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印度总理莫迪中断了沙特行程,连夜回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断水、关闭边境、驱逐外交官、暂停签证和撤回贸易协议。巴基斯坦则以闭领空、禁贸易、驱逐人员等措施进行反击。双方核武器进入战备状态,甚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发表言论,表示愿意提供F-35战机支持印度。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提出了三个关键立场:“保持克制”、“反对武力”、“和平解决”。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表态实际上具有重要的分量。其中,印度单方面撕毁《印度河河水条约》的举动尤为引人关注。该条约自1960年由世界银行担保以来,即使在三次战争中也没有被破坏。印度断水将导致巴基斯坦45%的农田变成荒漠,水电站集体停摆。巴方水电部长谴责这是“21世纪的水资源恐怖主义”,但印度政府显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直接开战,同时让巴基斯坦国内民生崩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后发表了三句定调性的话语:“印巴应保持最大克制”、“反对任何单边改变现状”、“坚持联合国框架解决争端”。这些话不仅提醒双方要冷静,还对印度在克什米尔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中国副外长孔铉佑在恐袭前三天访问巴基斯坦,表明中国不站队但会维护地区稳定的态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3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