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闻 > 军事新闻

警方介入初中生境外失联案 跨境诈骗的警示

军事新闻 2025-07-24 17:55:50  

警方介入初中生境外失联案 跨境诈骗的警示。14岁少年杨宇航被诱骗至柬埔寨,成为留守儿童的跨境噩梦。6月13日,四川泸州的陈女士收到儿子杨宇航的微信消息:“老妈,我遭罗某某骗了。”短短几个字让陈女士的心瞬间揪紧。本该坐在初二教室里的杨宇航,如今却被转卖至柬埔寨的诈骗园区,被迫对着镜头说“自愿上班”。

警方介入初中生境外失联案

这场噩梦始于5月。邻村不到20岁的罗某某以“高薪工作”为饵,哄骗杨宇航偷渡至缅甸。因年龄太小,他被多次转卖,最终流落柬埔寨金边的“园区”。家属报警后,警方虽锁定位置,但跨国救援步履维艰。7月,园区老板索要12万赎金,谈判破裂后,孩子再度失联。

杨宇航的经历并非个例。2023年,中国驻缅甸使馆曾通报,近千名中国公民因轻信境外高薪招聘被骗至诈骗窝点,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瞄准留守儿童或疏于管教的青少年,利用他们渴望独立、易被诱惑的心理,以“游戏代练”“电商客服”等幌子实施诱骗。

杨宇航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辍学、逃课、骑走父亲的摩托车,叛逆行为早已埋下隐患。罗某某正是抓住这一点,以“大家一起赚钱”的承诺将他拖入深渊。

古蔺县警方与湖南邵阳警方虽然介入,但跨境打击犯罪涉及外交协调、证据收集等多重难题。类似案件中,家属往往陷入“交赎金恐再被骗、不交赎金孩子危险”的两难。2022年,广西一名16岁少年被卖至缅北,家属支付8万元后仍未能接回孩子,最终靠警方跨境行动才获救。

杨宇航的遭遇揭示了留守家庭的隐痛。父母缺位、学校监管乏力、社会防骗宣传不足,让犯罪团伙有机可乘。反诈民警指出,未成年人出境需监护人陪同,但偷渡团伙常伪造身份证明,边境管控存在漏洞。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园区正将目标转向低龄群体,看中未成年人易操控、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甚至胁迫其参与犯罪。若不切断这条黑色产业链,更多家庭可能面临同样悲剧。

此案曝光后,不少网友呼吁严惩人贩子,但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家庭加强陪伴与教育,学校普及反诈课程,警方强化边境巡查与国际协作。2023年,中缅泰三国启动联合打击行动,解救数百名被困人员,证明合作机制的有效性。

杨宇航的命运仍悬而未决,但他的故事应成为一记警钟。保护未成年人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使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73209.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