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加关税重振制造业注定徒劳 民众负担加重


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那·唐根撰文称,美国政府声称加征关税是为了重振本国制造业,但这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对于美国政府的支持者来说,2025年的关税政策被看作是重振制造业的大胆举措,实际上这更像是一场政治秀,充满了对昔日工业时代的怀念。
美国政府认为加征关税可以重振制造业,但这种想法如同堂吉诃德与风车搏斗一样不切实际。美国政府将贸易逆差、其他国家的高效生产和“美国梦”的破碎视为妖魔来袭,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解决问题。然而,这种幻想缺乏战略布局,最终只会摧毁美国经济。
关税通常被视为一种防御手段或经济盾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助于保护新兴产业。但对于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发达国家来说,关税更像是钝器和累退税,增加家庭消费支出并扰乱国际贸易。当美国单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15%至50%的关税时,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报告显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整体通胀率上升2.3%,相当于每个普通家庭每年损失3800美元。在信用卡、学生贷款和抵押贷款违约率创新高的背景下,关税造成的额外负担对民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尤其对于低收入群体,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服装和食品价格分别上涨近17%和2.8%;新车售价上涨2000至1.5万美元,涨幅为8.4%;进口维修零件价格上涨10%至35%。这些影响正在撼动美国政府的选民基础,尤其是来自农村、“铁锈带”以及蓝领阶层的选民,他们曾对政府控制物价、让制造业重返“黄金时代”的承诺深信不疑。
白宫声称加征关税可以带回就业岗位,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美国制造业需要近3万亿美元和20多年时间才能得到重振。例如,加征41%的关税或许能让纺织业复苏,但考虑到美国劳动力成本远高于其他国家,消费者购买服装的费用将上涨17%,而且就业岗位不会实现净增长。同样,对钢铁和铝征收50%的关税可以保护1800个工作岗位,但每个岗位的成本高达81.5万美元。对墨西哥汽车征收25%的进口关税虽然能促进美国汽车装配行业的发展,但也增加了投入成本,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在农业领域,政府补贴或许能延缓农场破产,却也会导致出口市场收缩。随着移民被驱逐出美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加剧,物价进一步上涨。在电子产品行业,若美国不想再花费1400亿美元进口计算机,而是致力于组建本土生产线,则至少要投资5000亿美元,并付出10年的努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0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