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
以色列打击伊朗背后有哪些考量 自卫反击止损
每当中东地区爆发冲突,总有人呼吁“克制”、“降温”和“避免升级”。尤其是当以色列采取行动时,这种声音尤为强烈。这背后既有对和平的天真幻想,也有对局势的误解,更多的是被舆论操控后的盲信与无知
-
以军:14架载有军事设备的飞机已从美国飞抵以色列 增援物资抵达
以色列国防部表示,来自美国和德国的14架军用运输机于当地时间19日抵达以色列,装载着支援以军的装备物资。这些军机是自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以来建立的“空中和海上补给通道”的一部分,旨在保障以色列军队的战备状态
-
韩国军方:朝鲜发射10余枚火箭炮,韩美正分析参数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军方官员表示,朝鲜于6月19日上午10时左右在平壤顺安一带向西北方向发射了十余枚火箭炮。这些火箭炮飞行了数十公里,落入半岛西部海域。韩国军方推测,朝方可能使用了240毫米口径火箭炮进行射击训练
-
开火了!约旦、叙利亚出手 伊朗无人机被追着打 中东局势大变局
中东局势近期变得异常复杂。约旦和叙利亚相继开火,但目标不是以色列,而是伊朗的无人机。这背后隐藏着中东地区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约旦皇家空军在靠近叙利亚边境的空域击落了几架试图穿越其领空的伊朗或其支持武装派别的无人机
-
专家谈冯德莱恩指责中国稀土武器化 欧盟策略引关注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已拒绝在下个月的中欧领导人会晤前举行中欧高层经济与贸易对话,理由是“贸易争端化解进展缓慢”。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试图将矛头指向中国
-
美军中东集结 伊以战事或将迎来拐点 美国介入局势升级
近日,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逐渐升级。尽管伊朗内部问题严峻,政府中出现了“投降派”的声音,但以色列因缺乏战略纵深,使得伊朗的导弹报复显得威力巨大。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介入,向中东集结大量隐身战机和空中打击资产
-
泰总理录音门暴露泰国政坛两大顽疾 军政裂痕与家族政治
一段意外曝光的通话录音将泰国总理佩通坦推向了风口浪尖。这位上任不满一年的年轻总理试图通过私人渠道缓解泰柬边境局势,却因柬埔寨前总理、参议院主席洪森公布的一段录音而陷入困境。录音中,佩通坦称洪森为“叔叔”,并批评泰国军方失控
-
以伊交火火光冲天 3个因素影响战局 武器装备与情报暗战成关键
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6月19日,伊朗袭击了以色列南部贝尔谢巴的一家主要医院和一处军事指挥中心。作为回应,以色列在当晚至次日凌晨出动了超过60架战机轰炸了伊朗首都德黑兰。武器装备是影响以伊冲突的关键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