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
巴方称会继续采购中国装备说明什么 中巴军事合作的多重原因
近日,巴基斯坦防长宣布将继续购买中国装备,并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期间参观了中国海军052D型导弹驱逐舰。这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涉及深厚友谊、装备性能和经济优势等多个方面。最近,军事圈里有个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
印度为何跟上合组织唱反调 拒签公报引发孤立
近日,在上海合作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防长拉杰纳特·辛格拒绝签署联合公报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让印度与其他九个成员国立场对立,外界也质疑印度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真实意图
-
怎么看待印度拒签上合声明 中立还是两面三刀?
印度最近在上合组织内再次与中国产生分歧,拒绝与其他成员国保持一致。特别是在中国带头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时,印度公开划清界限。这种不合群的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中国和专家们的应对方式被网友戏称为“用魔法打败魔法”
-
专家谈美要求中国先交付稀土 稀土贸易成博弈焦点
6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向媒体宣布:“我们昨天刚和中国签了协议。”这份被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为“中国协议”的谅解备忘录,核心条款涉及稀土贸易
-
美防长回应“性别歧视”指责,怒斥记者“玩把戏” 媒体操作引发争议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在新闻发布会上与记者发生激烈交锋,回应有关性别歧视的指责。6月26日,在五角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名记者质问赫格塞思为何在祝贺美军飞行员时没有提及参与行动的女性
-
伊朗重建核项目?特朗普:再打一次 精心策划的政治围剿
特朗普政府的行动表面上看似荒诞,先是炸毁了伊朗的核设施,随后又提出要提供300亿美元帮助伊朗重建新的核设施,并称之为“赔偿”。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围剿。这场所谓的“援助”披着经济合作的外衣,实际上是精神上的牢笼
-
以军称将重返加沙地带 中东动荡持续信号
以色列与伊朗达成停火后,以色列国防军于6月24日宣布将注意力转向加沙地带,致力于解救被扣押人员并终结哈马斯对该地区的统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秦天认为,尽管以色列和伊朗之间达成了停火协议,但中东整体动荡局面并未彻底改观
-
中方驳斥吕特涉华错误言论 坚决反对无端指责
发言人表示,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北约海牙峰会期间多次提及涉华议题,对台湾问题发表不当言论,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并借乌克兰问题诬蔑中国。这些表态充满偏见、抹黑和挑衅,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