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如何破局 理财策略大调整


2025年5月20日,国有六大行及招商银行同步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利率降至0.95%,活期利率仅剩0.05%。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存款利率1时代”,宣告了“靠吃利息躺平”时代的终结。在存款利息持续缩水的背景下,普通人需要调整理财策略,以守住财富底线。
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是宏观经济与政策调控的必然结果。银行盈利压力迫使降息: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创历史新低。为维持利润,银行不得不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来对冲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本压力。央行也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和LPR等手段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刺激消费与投资。此外,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显著,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全球进入低利率环境,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低利率虽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也压缩了储户的收益空间。专家预测,若经济增速放缓与政策宽松持续,存款利率可能进一步探底。普通人需认清现实:低利率周期或将持续数年甚至十年。
挖掘中小银行也是分散存款的有效方式。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三年期定存利率可达2.8%-2.9%,但需遵循单家银行50万元以内受存款保险保障的原则,分散存款以降低风险。同时,要警惕高息揽储的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尤其是那些资本充足率与信用评级较低的机构。
结构性存款则提供保本加浮动收益的选择。本金受存款保险保障,收益与汇率、利率等挂钩。例如,某银行发行的挂钩黄金价格的结构性存款,预期年化收益率1.5%-3.5%,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适度增配权益资产也是明智之举。股票型基金长期年化收益率可达8%-10%,但需承受短期波动。建议通过定投方式分批入场,降低择时风险。指数ETF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费率低、透明度高,适合作为权益资产配置的底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chuangyezixun/7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