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血战红军城用了什么战术 磨盘战术火力碾压


俄军血战红军城用了什么战术 磨盘战术火力碾压。最近,俄乌战场传来消息,俄罗斯军队在红军城(又称波克罗夫斯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场持续了三年半的战争似乎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乌克兰防线正在被撕裂,但战争真的会就此结束吗?作为普通观众,或许应该冷静看待背后的真相。
根据俄罗斯权威媒体《军事观察》报道,俄军在红军城方向发动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攻势。红军城是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的核心防线之一,号称“东乌堡垒”。原本预计俄军需要数周才能推进,结果仅几天就撕开了口子。现在,俄军已从东部和东北部迂回包抄,在红军城与康斯坦丁诺夫卡之间形成了一条宽阔的半环形阵地,将数万名乌军士兵困住。先头部队甚至在市中心展开行动,乌军只能仓促应战。原因是俄军几乎在全线施压,乌军兵力捉襟见肘,无法抽调预备队支援红军城。这是俄罗斯三年多消耗战的结果——他们用“磨盘战术”一点点削弱了乌克兰的有生力量。
这次进攻代号为“红军城-米尔诺格勒”行动,俄军使用了“旋转木马”打法,即炮火、装甲突击和滑翔炸弹空袭轮番上阵,火力不停歇地压制乌军。这种节奏让乌军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乌军退守市区,靠高层建筑打防御战,但高层建筑在现代战争中并非万能盾牌,一发滑翔炸弹就能将其化为废墟。更糟糕的是,乌军补给线几乎被切断,仅靠西北方向的帕夫洛格勒勉强输送物资,这条路也遭到了俄军火力覆盖。红军城北边的米尔诺格勒,俄军刚炸掉一个乌军弹药库,等于掐断了乌军最后一口气。如果红军城失守,乌克兰将丢掉整个西顿巴斯地区,这将是东部战局的关键。
表面上看,乌军在红军城打得顽强,但困兽之斗终究难改大局。乌克兰的问题在于三年半的战争耗尽了其精锐部队。开战初期,西方军援还能撑场面,但现在欧美武器库见底,新援助迟迟未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在喊“北约必须接纳我们”,而俄罗斯发动战争的核心诉求正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至今不松口,自断后路。至于和谈,乌克兰在美国施压下勉强坐上谈判桌,开出的条件却离谱:要求俄军退回2022年战前边界,等于让俄罗斯白打三年仗。俄罗斯的目标明确:乌克兰放弃北约梦,割让东部四州土地,并实现“非军事化”。这些条件乌克兰一条都不接受,结果双方僵持,战场成了绞肉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8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