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俄油问题上可能达成共识吗?中国不会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


随着美国设定的8月8日“最后通牒”逼近,关于是否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高额“二级制裁”——即对这些国家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威胁,已经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警告称,凡是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国家,都可能面临高达数百亿美元的报复性税负。
但从目前的情势来看,这一制裁很可能不会被全面实施。中美等主要国家之间,在该问题上仍有回旋与妥协的余地,关键就在于各方是否愿意在维持自身战略底线的前提下,释放一定的外交与经济弹性。
一、强硬话术背后的现实考量
特朗普之所以高调喊话、威胁制裁,表面上是要通过极限施压切断俄罗斯的能源财政命脉,从而削弱其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持续作战能力。实质上,这也符合他一贯的政治逻辑——向国内选民展现“美国优先”的强硬姿态。
但若真要将这一政策全面推进,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副作用。中国、印度等全球主要能源买家不会轻易屈从美方压力。一旦硬碰硬,美国将被迫与多国同时摊牌,贸易战重新燃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外交部已多次表态,明确指出中国的能源政策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将始终保障能源安全,并严正批评美方的胁迫手段。换句话说,中国不会因为美国的威胁就单方面放弃与俄罗斯的正常能源合作。
二、中国的策略可能更具灵活性
虽然原则立场不动摇,但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中国在应对美方压力时,有可能展现出某种“策略性调适”的姿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9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