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彩票
理财
新健康
科技
旅游
体育
教育
美食
娱乐
首页 > 新闻 > 军事新闻

美俄退出中导条约如何影响全球安全 核军控体系濒临崩溃

军事新闻 2025-08-07 20:31:40  

俄罗斯外交部于2025年8月4日宣布终止遵守《中导条约》框架下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系统的自我限制措施。这一决定标志着美俄核军控体系进一步瓦解。

美国及北约的实质性威胁是俄方做出此决策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在退出《中导条约》后,加速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导系统,如在菲律宾部署“堤丰”导弹(射程1600公里),并在澳大利亚测试同款系统,部分导弹已进入量产阶段。此外,北约国家不仅采购美制导弹,还计划自行研发同类武器,无视了俄方多次提出的暂停部署条约禁止武器的要求。这些举动被俄方视为对其战略利益区域构成直接威胁,可能引发核大国冲突。

近期美俄对抗加剧也是俄方采取行动的原因之一。特朗普于8月1日以“回应俄核威胁”为由,下令向俄周边部署核潜艇。俄方此次声明被视为对美战略施压的反击,时间点敏感(距特朗普设定的8月8日俄乌停火截止日仅4天)。尽管俄2025年国防预算增加了20%,但能源收入下降15%,军费更多用于维持现有装备,实际部署能力受到经济限制。因此,这次声明更多是一种威慑性表态。

俄方可能会根据美西方导弹部署规模,在临近北约的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覆盖西欧),或在白罗斯部署“榛树”高超音速导弹(速度超过11马赫)。具体措施将由俄领导层决策,可能包括调整核威慑战略及优先发展中短程导弹。声明还特别提及“亚太安全”,呼应中俄正在进行的日本海军演,形成对冲美亚太导弹部署的联合姿态。

《中导条约》失效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美俄唯一的军控支柱,但俄已于2023年暂停履行该条约。此次决定进一步削弱了核威慑平衡机制,联合国紧急呼吁五常磋商。如果俄在飞地加里宁格勒或远东部署中导,波兰、日本等美盟友将成为首要瞄准目标,触发地区安全危机。美国在菲律宾的导弹覆盖南海,可能迫使中俄深化反制协作,加剧亚太军备竞赛。此外,美俄加速研发新型武器,技术竞赛恐失控,中东国家也可能借机突破导弹技术限制,引发区域性扩散。

回顾历史,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销毁了2692枚导弹,成为冷战后期关键裁军成果。2019年美国以俄违反条约为由退约,俄随即暂停履约。2023年俄警告“终止自我限制是必然结果”,此次决定是对六年忍耐期的终结,也是对美单边行动的终极反制。俄罗斯此举撕毁了冷战后的关键军控遗产,将世界推向“古巴导弹危机2.0”式的边缘博弈。国际社会亟需在联合国框架内重建对话机制,否则人类将直面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核对抗危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92954.html

加载中~

彩粤网

统计代码 | 粤ICP备2025379628号-2

Copyright © 2012-2025 彩粤网 版权所有

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