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大结局要来了吗 特朗普通牒下的战争走向


俄乌冲突大结局要来了吗 特朗普通牒下的战争走向。7月29日,特朗普在英国苏格兰南艾尔郡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前,对俄罗斯发出通牒。他表示对普京十分失望,并设定大约10到12天的最后期限,称没有理由再等下去,看不到任何进展。这意味着8月10日将是特朗普划出的最后期限。然而,熟悉特朗普的人认为这只是他惯用的“极限施压”手段,俄罗斯对此并不在意。梅德韦杰夫则嘲讽美国又在“玩最后通牒的游戏”。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三年多,即使没有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双方也难以继续打下去。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已精疲力尽。从5月份开始,乌克兰平原的翻浆期结束,装甲车辆可以自由活动,俄乌伊斯坦布尔会谈开始,双方为了争取有利地位,在战场上展开激烈争夺。俄罗斯采取了全线进攻策略,试探乌军防线,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6月份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收获了587平方公里的土地,仅次于去年的阿夫迪耶夫卡大捷。红军城是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的核心防线之一,失去它将使乌克兰面临无险可守的危险境地。俄军利用红军城消耗乌军,每次乌军增援时,俄军就进行大规模空袭。
除了红军城方向,苏梅州和第聂伯罗州也是关键区域。俄军的战略意图可能是尽快拿下整个顿巴斯,然后在边界上多占些土地,作为谈判筹码或缓冲区。乌克兰局势严峻,前线不断丧师失地,后方还遭遇大规模轰炸,坚持下去越来越难。虽然乌军也发动了一些奇袭行动,但对战局影响微乎其微。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取得巨大战果的机会最大。巴以局势、伊朗局势牵扯了美国精力,援助乌克兰的力度减弱。特朗普对俄罗斯抱有希望,给出了许多优惠条件。俄罗斯军工产能逐渐恢复,前线不再为武器弹药发愁。理论上,俄罗斯应该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全面动员,一举吞并东乌,打到第聂伯河。但实际上,俄罗斯依然采取保守策略,一个村一个村地争夺。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制裁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问题日益严重。大量外国企业离开俄罗斯,工厂关闭,恢复运营困难重重。石油开采和生产设施依赖西方,导致产量下降。此外,战时经济不可持续,通胀率飙升,实际通胀率可能达到20%左右。尽管GDP增长,但这种增长无法支撑军事消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92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