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俄欧乌都在为“特普会”造势 大国博弈关键转折点


8月7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向媒体确认,俄美已就普京与特朗普的元首会晤达成一致,地点虽未公开但“基本敲定”,目标直指下周举行这场六年来的首次会晤。此前一天,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刚结束与普京近三小时的密谈,双方罕见一致评价对话“有益且富有建设性”。尽管特朗普随后改口称“难言突破”,但这场铺垫显然扫清了最高层会晤的障碍。
特朗普的态度反转耐人寻味。就在一周前,他还公开抱怨普京“不够积极”,更设定8月8日为俄乌停火的“最后通牒日”,扬言否则将启动“二级制裁”。而今突然一个急转弯转向会晤,背后有着多重考虑。特朗普急需兑现“终结战争”的竞选承诺,但战场形势已不容乐观。俄军在7月占领乌方275平方英里土地,持续东进的势头下,强压普京接受全面停火已不现实。通过会晤,他既能塑造“和平推手”形象,又可借机要求俄方做出局部让步——例如空中停火等有限措施,既为谈判保留台阶,也能向选民展示“推动和平”的成果。
此外,特朗普意图跳过欧盟和北约框架,以美俄直接交易重构停火秩序,避开冗长的多边协商机制,直接与冲突方“点对点”谈判,将欧洲盟友的影响力边缘化,凸显美国的绝对主导地位。
俄美紧锣密鼓筹备峰会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处境愈发尴尬。他虽在7日提出停火三优先项(俄方停火、领导人会晤机制、长期安全保障),却始终被排除在核心议程之外。特朗普政府近期更被曝考虑接受“俄占乌东四州”的既成事实,以换取停火协议——这意味着乌克兰可能被迫承认领土丧失,而泽连斯基的诉求彻底被边缘化。若此方案成真,泽连斯基恐彻底出局:西方盟友逐渐失去耐心,战场上的被动挨打,加上美俄交易中被当作可牺牲的筹码,乌克兰领导人正面临被大国抛弃的危机。美国甚至被曝考虑“强制政权更迭”,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岌岌可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0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