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阿拉斯加峰会背后的暗流 普京的战略突围


在阿拉斯加的冻原上,普京与特朗普的握手不仅跨越了地理鸿沟,更突破了西方精心构筑的制裁壁垒。这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国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会谈持续了两个半小时,虽然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但特朗普给这次会晤打了满分10分。
全球媒体关注此次会谈能否带来俄乌停火,而观察家们则认为普京以“被孤立者”身份踏上美国领土这一事实本身,已宣告西方制裁政治的破产。欧洲领导人在视频会议中的焦虑表情,暴露出传统联盟体系在新时代大国博弈中的无力。
俄罗斯政治学家米赫耶夫指出,对俄罗斯来说,即使美俄在诸多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这次会面本身就是一项突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承认,普京会是赢家,他只需一张与特朗普会面的照片。芬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日尼考表示,无论峰会结果如何,对普京来说都是巨大胜利。
普京的胜利不仅限于象征层面。在闭门会谈中,俄罗斯成功回避了特朗普设定的“8月15日停火最后期限”压力。克里姆林宫文件显示,普京的优先项依次是解除制裁、承认领土变更和确保北约不东扩。普京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同意特朗普的观点,即乌克兰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这标志着俄罗斯在乌克兰“去军事化”立场上的首次松动,为后续谈判埋下伏笔。
特朗普在此次峰会中展现出典型的交易型外交风格。他在第二任期将结束俄乌冲突作为外交优先事项,提出通过经济施压迫使俄罗斯妥协。峰会前,特朗普设置高压筹码,将8月15日设为俄罗斯同意停火的最后期限,否则对俄罗斯贸易伙伴实施高达100%的二级制裁。彭博社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强硬姿态更多是为了向国内选民展示外交成果。白宫内部文件显示,特朗普团队已备好两套说辞:若会谈破裂,将归咎于“拜登发动本可避免的战争”;若普京象征性让步,则可宣传为“外交突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0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