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是否有可能下台 法国总统还能撑到2027吗?


法国政坛再度陷入动荡。10月9日,据《观察者网》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最新任命的总理勒科尔尼在仅上任27天后便宣布辞职,创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最短命内阁”的纪录。这场政治地震并非偶然,而是法国体制性僵局与社会撕裂的集中爆发。眼下的法国,不仅陷入“政府轮换”的怪圈,更深陷制度性瘫痪之中。
一、从议会改选到政局崩坏:马克龙的“多米诺效应”
这场连锁危机的起点,可追溯至2024年国民议会改选。那场选举打破了马克龙阵营长期保持的议会绝对多数格局。自那以后,法国的政治版图被彻底重组——左翼、极右翼与中间派三方势力均衡对峙,谁也无法独立执政。
马克龙试图通过妥协维持统治,但结果却是每一次组阁都以失败收场。总理换了一位又一位,政府更迭如走马灯,议会对预算案与改革法案的否决已成常态。法国媒体几乎每天都在倒计时:“下一个总理还能撑几天?”
这种频繁更替的背后,是结构性政体失衡。法国宪法原本设想总统为核心、议会为支撑,但前提是总统拥有议会多数。如今这一平衡被彻底打破,总统与议会长期对立,行政权形同虚设。马克龙的每一次施政尝试,都被议会否决、舆论围攻、街头抗议所吞没。
二、执政权名存实亡:马克龙的政治资本耗尽
从连任那一刻起,马克龙原本被视为法国中间派的代表人物——理性、温和、擅长妥协。然而连任后的他,却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既没有足够议席推动改革,又失去了社会共识的支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25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