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到墙角?朱立伦首度松口愿交棒引爆党内战局


文︱陈景圣
在国民党面对“大罢免”风暴与绿营司法打压的双重重压下,党主席朱立伦终于抛出了他那句含蓄又意味深长的表态:“希望顺利交棒。”这不仅是一句姿态上的“谦退”言辞,更是朱立伦在内外交困之际,释放的政治底牌与最后的筹码。他声称愿意交棒,表面是退位让贤,实则是一次精准计算的战略回防,更是一次试图压制党内分裂、重构权力排序的舆论操作。
事实上,当前的中国国民党早已陷入严重的“战时政党”困境:一方面面对民进党动用全力围剿其主导的“大罢免”运动,全国多处党部遭突袭、党工被押、资源被冻结,政党生存边界遭到前所未有的压迫;另一方面,党内权力中枢陷入混乱,“挺朱”与“逼宫”两派已水火难容,拱卢秀燕上位者声势日涨,朱立伦本人则因2024失败、组织涣散、政策混乱而民望低迷。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氛围下,朱立伦选择在媒体专访中“主动表态”,不寻求连任,看似体面,实则被动。
但朱立伦此番“愿意交棒”的姿态,并不是真心“裸退”。恰恰相反,他是在替自己制造“顺利退场”的叙事,同时提前划定权力转移的政治边界。他提到党务财政困难、接手公投任务时“发不出薪水”的往事,不是为了诉苦,而是为了打预防针:今天蓝营混乱,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我已经“扛了那么久”;将来我退了,不要怪我不负责任。这种“道义退位”的铺垫,无疑是给自己卸责埋伏笔,也给党内敌手下套:“你们逼我退的,后果自负。”
更关键的是,朱立伦这一“交棒”表态,实则还保留着一个“以退为进”的空间。他没有明确说“不会再参与党务”,也没有关闭未来政治可能性,反而通过高调呼吁“蓝白合作”、“2026必须团结”、强调“找最强候选人”等议题,继续掌握话语主导权。此举并非真想交权,而是要先稳住蓝营焦躁的情绪,避免在“大罢免”最关键的阶段出现权力真空与内讧。而一旦“大罢免”失败,他就能顺势卸责转身;一旦成功,他则能以“为全党牺牲”的身份,再次借势回流,成为“2026整合蓝白”的必要中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8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