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
冯德莱恩对华态度转变释放啥信号 欧盟寻求中国经验应对美国关税
7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日本会见了首相石破茂后,随即前往北京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峰会。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欧盟加征关税的日期日益临近
-
时隔半年重看特朗普经济政策 单边主义的代价
2025年7月,特朗普就任第47任美国总统已满半年。在这181天里,他签署了179道行政令,刷新了美国历史上总统签署行政令的纪录,超过了拜登四年执政期间发布的160项行政令总数
-
美国对日关税致美国车企破防 利润缩水减产应对
今年6月,美国新车平均价格达到49,000美元,同比上涨1.2%。高价位使许多消费者犹豫不决。为了应对关税带来的压力,汽车制造商不得不牺牲利润,并减少汽车产量
-
土耳其为何要引进“台风”战机 空军现代化关键一步
2025年7月21日,土耳其即将敲定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初步协议,购买欧洲“台风”战斗机。这笔交易可能将在未来几天内宣布,对土耳其而言,这将是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同时也让长期被美国F-35掩盖锋芒的欧洲“台风”战斗机项目重获关注
-
“大罢免”最后时刻,一直沉默的蔡英文发声
蓝营的韩国瑜和蒋万安罕见地抛开门派恩怨,紧急拉起战队,为蓝营众“立委”站台。韩国瑜言简意赅:“大罢免要是成功,台湾就要‘空城计’了!” 这一号召激发了蓝军士气。与此同时,民进党内部却是一片混乱
-
如何看待特朗普对中国示好 态度转变背后的考量
外交是国家间相互试探与较量的主要方式。特朗普上任后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展示了他对华的态度和未来的交往方式。自特朗普入住白宫以来,他不断对华施压,宣称要让美国再次强大
-
泰国与柬埔寨边境交锋 历史背景复杂 殖民遗留问题再引冲突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4日上午,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泰国方面投入多架F-16战机对柬埔寨两个军区司令部发起空袭,柬埔寨方面则使用BM-21“冰雹”火箭炮对泰国境内发起炮击。随后,泰柬两国均指责对方率先挑起了此次冲突
-
印度为何对华释放“积极”信号 经济利益驱动
印度宣布自2025年7月24日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结束了长达五年的僵局。这一举动并非出于情感修复,而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压力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