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
为何伊朗和以色列才三天就都要停火 突袭战果与政治博弈共促和平信号
伊以冲突出现转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如果伊朗接受美国提出的“放弃核计划”的要求,以色列愿意停止行动。这是自6月13日以色列突袭伊朗以来,以方首次释放和平信号,与此前公布的“战争时间表”形成强烈反差
-
为什么说稀土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大国博弈的关键筹码
稀土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筹码。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面关税”政策,两天后,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宣布对部分稀土出口实施管制,引发海外市场震荡
-
伊朗总统的立场对伊朗意味着什么 核问题与主权坚持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于2025年6月16日再次明确表态,重申伊朗不寻求发展核武器,但强调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不容剥夺。这一声明是在近期伊以冲突升级及国际核谈判僵局背景下发布的
-
伊朗的反击势头能保持住吗 硬核反击背后的隐患
伊朗的反击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能持续多久仍是个未知数。这与俄乌冲突类似,各方都在赌,结果尚未明朗。几年前,人们以为俄乌冲突会迅速分出胜负,但实际情况却越来越模糊。如今,伊朗能否坚持到底也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问题
-
专家:以放话暗杀胡塞高层是烟雾弹 夜幕下的也门危机
在中东这片局势复杂的土地上,当地时间6月14日晚,以色列军方对也门发动了袭击。此次袭击的目标是也门胡塞武装与伊朗之间的行动协调室,涉及的人物包括胡塞武装总参谋长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卡里姆・加马里及其他多名高级领导人
-
伊拉克民众为伊朗打击以色列拍手叫好 巴格达民众加油鼓气
当地时间6月15日,正当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展开反击之际,伊拉克巴格达的民众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实时报道,为伊朗加油鼓气
-
印度未谴责以色列的原因是什么 复杂外交考量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目标是伊朗的核设施和军事指挥中心。袭击导致多名伊朗高级将领和核科学家遇难,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一举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