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印度打响对美反制第一枪 效仿中国之路艰难


特朗普发出全球通牒后,印度面临高达26%的惩罚性关税威胁。随着美国“90天关税缓冲期”结束,印度向WTO通报将对美国商品征收7.25亿美元“对等关税”。印度媒体将此描述为“反美第一枪”,试图模仿中国在中美贸易博弈中的强硬态度。
印度决策层似乎相信,复制中国的强硬路线可以迫使美国让步,但这是一场基于巨大误判的豪赌。首先,印度高估了自身在美国眼中的战略价值。莫迪政府认为自己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伙伴,但特朗普更看重的是商业利益。当印度希望获得比中国更优惠的贸易条款时,美国直接拒绝了这一要求。
其次,印度错估了其在贸易战中的筹码。中国能顶住美国的压力,是因为其无可替代的制造业地位、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国内市场。而印度的制造业基础远未达到同等水平。美国商务部长表示,美国企业可以轻松将订单转向越南或墨西哥等地,这暴露了印度在国际供应链中的脆弱性。
此外,印度面临三个难以解决的困局。一是制造业实力的差距。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近30%的份额,形成了强大的供应链壁垒,而印度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二是经济结构的问题。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这对印度农民群体构成了巨大威胁,而中国在关键产业和市场的把控力更强。三是美国的多方面施压。美国不仅在关税上施压,还考虑对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实施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这直接威胁到印度的能源安全和通胀问题。
如果印度未能在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它将成为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的第一个全面打击对象。这次关税博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事实:贸易战不仅仅是勇气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产业根基、战略定力和内部韧性的竞争。缺乏坚实底牌的效仿最终会在强权博弈中失败。印度面临的不仅是关税危机,更是对其大国雄心的一次严峻考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4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