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了我们不曾忘不能忘不敢忘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88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畔一声枪响,中国人民由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宛平城墙上的弹坑记录了那段悲壮的历史,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浴血奋战,彰显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脊梁和精神。
88年后的今天,卢沟桥的硝烟虽已散尽,但鲜血和抗争写就的历史不能忘。1927年7月,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上奏给裕仁天皇的《田中奏折》中明确表示,征服支那是征服世界的第一步。此后,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正是按此设计进行。10年后,中国版图上日本军事力量的存在令人触目惊心:东北盘踞着关东军,上海有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国内河近海随意停泊游弋着日本战舰。北平周围分布着近万日本驻屯军,热河集结有关东军,东面有“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保安队,西北面的察哈尔有伪蒙军。
1937年7月6日清晨,烟雨朦胧,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宛平城下出现了一队全副武装的日军,他们要求通过宛平城去演习,但被守城官兵拒绝。双方在雨中对峙了十多个小时。次日,日军又来,绕过宛平城门直接奔向卢沟桥以北龙王庙和大瓦窑之间的地区驻扎,准备夜间军事演习。当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驻守宛平的爱国官兵面对日军进逼,英勇抵抗,没有子弹就抡起大刀与日寇肉搏。两个排的80余位中国守军全部战死在桥头阵地。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呼吁全民族团结起来,筑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当天下午,蒋介石收到毛泽东、朱德等人联名发来的电报,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华北,收复失地。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4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