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乌第三轮谈判不欢而散 和平希望渺茫


伊斯坦布尔的奇拉安宫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5年7月23日,俄罗斯与乌克兰计划在这里举行第三轮直接谈判。这是一次备受瞩目却又令人忧心的会晤,仿佛是一场注定难有突破的表演:幕布尚未拉开,观众便已猜到结局。然而,这场“再谈”的背后蕴藏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与精心编织的政治算计,让人不禁思考:谈判到底是为和平铺路,还是一场各取所需的权宜之计?
泽连斯基的态度转变引人注目。不久前他还坚持强硬立场,指责俄罗斯阻挠和平进程。但近期他突然公开宣布愿意与俄方重启对话,并主动提出举行第三轮谈判。乌方态度的转变恰逢美国重新启动对乌军援计划、德国紧急加码远程武器供应的敏感时刻。
泽连斯基内阁的大换血也不容忽视。多位被视为“深得华盛顿青睐”的新官员接连上任,这一系列操作似乎在向外界传递某种信号:乌克兰愿意配合美国的战略节奏,在外交层面展现“和平诚意”,以换取更强有力的军事与财政支持。这不是简单的态度转变,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配合”。
俄罗斯方面并未彻底拒绝谈判。尽管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多次强调双方立场在备忘录草案上“截然相反”,需要“大量外交工作”,但克里姆林宫并未关闭谈判大门。普京在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话中,公开感谢土方推动谈判的努力,表面态度温和,实则暗藏深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cpqg.com/html/xinwen/junshixinwen/173215.html